geogebra 3d繪圖的問題,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。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

另外網站Geogebra有新版本了 - fangdirac也說明:Geogebra 有新版本了,而且還是支援3D繪圖的版本,我今天使用GeoGebra 5.0.13.0-3D,我…

國立臺東大學 教育學系(所) 蔡東鐘所指導 遲銘仁的 運用Google SketchUp提升學童學習複合形體體積「切割」與「填補」能力之行動研究 (2013),提出geogebra 3d繪圖關鍵因素是什麼,來自於複合形體體積、數學體積單元、Google SketchUp。

最後網站在App Store 上的「GeoGebra 3D 計算機」則補充:用我們的3D 繪圖器來繪製3D 函數、表面與做3D 幾何運算. Easily solve 3D math problems, graph 3D functions and surfaces, create geometric constructions in 3D, ...

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:

除了geogebra 3d繪圖,大家也想知道這些:

運用Google SketchUp提升學童學習複合形體體積「切割」與「填補」能力之行動研究

為了解決geogebra 3d繪圖的問題,作者遲銘仁 這樣論述:

本研究旨在探討Google SketchUp輔助教學對高年級學童學習數學複合形體體積單元,對參與學童在教學後在「切割」與「填補」解題上,瞭解學童的解題方法與錯誤類型,以提升學童對複合形體體積的解題能力。本研究以台東市五位五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,採以行動研究設計,進行為期六次複合形體體積單元課程。研究方法是以蒐集之觀察資料、訪談資料、學習單及配合教學法來施行本次的研究與教學活動。訪談內容包含學童的想法、解題策略、錯誤類型等。本研究的研究結果與發現,在前測中學童較無法在腦中建立起立體圖像,學童也欠缺體積保留及測量概念,以致在「分割」及「填補」解題中主要的錯誤類型是有遺漏計算其他切割的體積及無法判斷

複合形體的底面。在「分割」及「填補」解題方法上學童主要都是採用直接觀察的立體圖形法判斷。在後測學童在「分割」及「填補」解題中主要的錯誤類型,只有少數無法完整將複合圖形分解、算出個別體積的錯誤及計算錯誤、三角形面積公式少了除2的步驟及求出底面積,未乘到高等錯誤。在「分割」及「填補」解題方法上學童主要都是採用主要底面圖形判斷,學童己具有能順利將複合形體分解成個別體積的能力。教學過程中研究者不斷地透過操作及引導,幫助學童思考,進而發展出自己的解題策略,提升在複合形體體積上的解題能力。